广西合山国家矿山公园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立项,经国土部批准,在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基础上,整合合山矿产地质遗迹、奇石文化、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资源而建设的。
一:公园简介
自清光绪年三十一年(1905年)于合岭山打下“广西第一口煤矿井口”以来,合山已经有一百多年的采矿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矿业遗迹。这些矿业遗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们和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煤矿特有的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合山国家矿山公园是在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基础上,整合合山矿产地质遗迹、奇石文化、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资源而建设的。
合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主要包括采矿遗迹的修缮和改造、道路修筑、煤田博物馆、煤矸石城的综合治理以及参观区建筑的修饰等。矿山公园分煤矿生产遗迹区、合山煤田科普教育区、坑口电站区、治理恢复示范区等。通过矿山公园,让人们了解合山煤田的基本情况,再现各时期合山采煤的历史,让人们参加珍惜能源;普及煤矿的勘查、开采历程以及各种相关的采煤设施等科普知识;促进人们提高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人文景观
合山煤田位于广西市西南红水河东北侧,是一个由岩溶峰林环绕的倾斜盆地,探明储煤面积260多平方公里,煤炭储量6.7亿吨,占广西全区的1/3以上,是广西最大的煤田,被誉为“广西煤都”。
上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乐森璕和张文佑等曾多次到合山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并创立“合山煤系”,经赵金科、李四光的修订后创立“合山组”地层。
地质年代为晚二叠世的合山组地层,以其海相碳酸盐岩中夹煤层序列而闻名于世。区域地壳升降运动强烈,长期大规模的海进与海退轮番交替。沉积环境极其多变,炎热的气候条件加剧了碳酸盐岩台地上茂密森林的发育和成煤泥炭沼泽的快速盛衰,形成了这种世界罕见的、多个薄层煤炭夹于灰岩中的合山组含煤地层。
合山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业遗迹,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也是这座新兴工矿城市的名片。矿山公园西界的红水河,风光旖旎、波涛汹涌、滩多水急,河水携带泥沙将河床中的石头冲刷磨蚀,孕育了闻名于世的“合山奇石”,原本毫无生命的石头,被河水雕刻成一块块千姿百态、充满灵性的奇石,让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秀的玉屏山、险峻的寨山、神秘的司烟山是观光探险的绝佳之地,极富地域特色的龙王古建筑群、民俗文化艺术节、壮瑶婚嫁礼仪等,都是几百年来保存下来的极其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在拟建广西合山国家矿山公园18.3平方公里范围内,矿业遗迹类型丰富,且各类遗迹具有稀有、典型、体系完整、保存完好、科考价值高的特点,为国家矿山公园的建立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三:景区介绍
根据合山煤矿矿山的资源赋存、开-况和现代旅游的市场需求状况,本矿山公园内可以打造“合山观赏石文化之旅”、“文物遗址圣地游”、“民族文化体验之旅”及“红水河滨观光游”等系列旅游线路,通过对本区矿业文化的深度挖掘、整合及提升,形成文化、生态、古矿遗址相结合的高品位矿山公园。据此,将合山煤矿国家矿山公园规划成“一轴、两带、十区”的总体格局,以包涵区内主要景点及性质不同的旅游产品。
一轴:根据合山煤矿矿业遗迹的分布情况以及合山市交通现状,以“矿业观光小火车”为轴,沿途参观采矿遗迹景观和当地人文景观等;
两带:根据公园内现有布局,结合旅游开发的市场需求,在合山国家矿山公园设计“滨江旅游带”、“科普教育带”两带纵贯园区;
十区:根据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划分为采矿遗迹景观及综合服务区、矿业人文景观区、矿山治理示范区、采矿遗址探险区、滨河旅游娱乐区、奇石文化展示区、煤电生产示范区、少数民族风情区、森林植被保育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十大功能区。
广西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博物馆按照“统一规划、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并重,分步实施”的原则,考虑到矿业遗迹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与周围资源、人文景观环境的整合性,追求协调统一、清新简洁的立体几何形体建筑群,以矿山用的斗车形象为设计理念,建造矿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该项目占地面积10551.2平方米,分为沙盘区、文史资料厅、矿石矿物厅、矿业遗迹厅等七个功能区。截至2015年11月,博物馆已建设完成一层主体部分,二层主体建设的外架支架也搭建完毕,预计2015年年底完成三层主体建设。
四:交通信息
1.从起点合山汽车总站向正东方向出发,沿电北路行驶30米,进入人民中路
2.沿人民中路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人民南路
3.沿人民南路行驶1.1公里,左转
4.行驶660米,右前方转弯
5.行驶380米,到达终点,广西合山国家矿山公园。
五:门票信息:
门票:50/人,国庆节期间半价。